网上有关“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建议你把知识点罗列出来,强化知识点。要弄清每个的意思
题行不
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
3.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6.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8.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 能 正常值
(个/升)
红细胞
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5.0×1012
女:约4.2×1012
白细胞
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 ×109
血小板
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109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 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
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
19.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去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血管 概念 特点 功能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速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厚 较小 大 快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 全身各部)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薄 大 小 慢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全身各部 心脏)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很薄 最小 最慢 管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19.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0. 各种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2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22. 缺VA—夜盲症,缺VB1—神经炎、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
23.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部分。肝脏在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大肠1.5米,起始端叫盲肠,上连着阑尾在腹腔右下部。
24. 小肠盘曲于腹腔里,有5—6米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5. 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
输血反应有哪些
发热反应
是一种常见的输液反应。
1.原因
主要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致热物质引起的发热。
2.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而体温可达40~41℃,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护理
(1)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防止致热源进入人体。
(2)减慢速度,及时与大夫联系,重者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寒战时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作细菌培养。
心脏负荷过重
1.原因
由于输液速度太快,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
2.症状
病人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咯粉红色泡沫状痰,严重者可自口鼻涌出大量泡沫状血性液体,双肺闻及湿罗音。
3.护理
(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老年人、儿童病人应慎重。
(2)发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大夫联系。为病人安置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浓度给氧,可使肺泡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50%~7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
(4)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扩血管药、强心药、平喘药等。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每5~10分钟换一肢体,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
静脉炎
1.原因
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长时间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导致局部静脉的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使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出现静脉炎的部位,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热湿敷。
(3)超短波理疗。
(4)用中药或抗生素治疗,以达到收敛、消炎、止痛等作用。
空气栓塞
1.原因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缝隙,或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看守,液体输完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等,使空气进入静脉。空气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进入右心房,再到右心室,少量空气可经肺动脉,到肺小动脉,到肺毛细血管后被打散、吸收,损害较少;但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内可阻塞肺动脉入口[见图],使血液无法进入肺内,从而导致气体交换量减少,机体严重缺氧,进一步可导致病人立即死亡。
2.症状
病人有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低,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有杂音。心电图有心肌缺氧、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护理
(1)输液时排尽空气。需加压输液、输血的病人,护士需严密监测,不得离开。
(2)取左侧卧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口.随着心脏不断跳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塞。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及血浆制品,去除白细胞或微聚物并不能防止过敏反应,因为血浆蛋白可透过滤器。
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获得其中的1项以上者确诊为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后短期内或输血过程中即发生寒战、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41℃,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反应持续1~2小时,然后出汗、退烧。发热的高低与输血速度计输入白细胞计数及热源量成正比,有时可在输血后几小时后才反应。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
3.输血后紫癜
均在输血后7天左右发病,发病急剧,有明显的畏寒、高热、荨麻疹;时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肤广泛的瘀点与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IgG,做骨髓细胞血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
4.移植物抗宿主病
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及转氨酶直至正常。
5.输血性血色病
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新鲜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6.大量输血后反应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 主要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此外,对无贫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枸橼酸钠中毒 患者可发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严重者血压下降、出血、心室纤颤等。治疗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大量快速输血还应注意高钾血症。
(3)出血 如创面渗血不止,伤口持续出血、皮肤淤斑,甚至胃肠道出血,应检测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并根据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为预防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凝血异常者,可输用保存5天内的较新鲜血,或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
(4)血管微栓塞 由于血液储存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块,输大量这种血时,有大量微小凝块循环到肺,堵塞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于心脏手术做体外循环,则微小凝块可直接引起脑栓塞。因此,当大量输血时,可采用5天内的血液或采用微孔滤器。
(5)低温反应 由于快速大量输入从冰柜中取出的冷血液,如每5分钟输入量达1升时,正常体温将降至30℃以下,可发生心室纤颤。一般抢救输血常不须达到上述程度,如确实需要时,则稍加温后输注为宜。
(6)细菌污染反应 其反应的程度因细菌的种类、输血量和受血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旦发现此类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将剩余血与患者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查、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按高热患者处理。
(7)溶血反应 输入异型血,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产生症状。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安慰患者,以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给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抢救。
关于“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梁不凡]投稿,不代表氢时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qsdsy.cn/syzs/202502-1772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氢时代的签约作者“梁不凡”!
希望本篇文章《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氢时代]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知识点混乱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建议你把知...